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智算引领算力需求激增,而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记者7月15日从国网嘉兴供电公司了解到,浙江嘉兴探索的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取得积极成效。这一模式让可再生能源精准用于满足算力需求,并采用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算力负荷柔性控制等技术,依托智算中心的灵活调节能力支撑电网运行,提升源荷协同水平,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我们制定电力—算力能碳跨网调节实施方案,可通过促进数据中心更多应用绿电,解决用能和新能源消纳两大问题;还可以利用虚拟电厂等平台,聚合分布式储能等可调控资源,与电网形成良性及时友好的互动。”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发展部工作人员薛龙江介绍。
当前,嘉兴聚力打造长三角智算中心,目前全市已构建起5个1024智算集群,算力规模约占浙江算力总规模的60%。以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为例,1—5月,信息港用电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97%。在电力—算力能碳跨网调节实施方案推动下,信息港48%的用电量来自就近消纳的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电量,预计今年底绿电占比将超过60%。
同时,依托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的制冷和水循环系统,国网嘉兴供电公司为其量身定制水蓄冷系统设备改造方案:通过建设2个水蓄罐,在夜间利用备用制冷主机蓄冷,白天用电高峰时放冷,减少白天制冷主机用电负荷,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全年供冷费用可节省206万元。
此外,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还将现有可调节资源接入嘉兴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获取辅助服务收益。预计2026年底,信息港总调节能力可达28.3万千瓦。(记者 杨雪)
© 版权声明
1. 本平台所有原创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配图、排版设计等原创内容),均遵循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 对外授权,任何主体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2. 本平台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方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 转载仅为传递行业资讯、实用知识等有益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涉及侵权,本平台在收到原方有效通知后将立即删文并配合处理,不承担额外法律责任。
4. 联系方式:hr@szsyw.cn
5.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