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团队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9日第06版)
本报北京电(吴月辉、何旭)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不过,大片段DNA(脱氧核糖核酸)编辑一直面临重大挑战,对数千乃至数百万碱基的精准操纵更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要难题。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编程的染色体编辑技术,该技术在动植物中实现了从千碱基到兆碱基级别DNA的多类型精准操纵,显著提升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操纵尺度和能力。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利用大片段DNA精准操纵技术,研究人员不仅能实现多基因叠加编辑,还可通过操控基因组结构变异,为作物性状改良和遗传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该技术还有望推动新型育种策略的发展,例如通过操纵遗传连锁、调控重组频率实现育性控制,以及消除连锁累赘,充分释放野生种质资源中优异等位基因的育种潜力。审稿人评价,这项工作代表了基因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在育种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版权声明
1. 本平台所有原创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配图、排版设计等原创内容),均遵循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 对外授权,任何主体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2. 本平台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方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 转载仅为传递行业资讯、实用知识等有益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涉及侵权,本平台在收到原方有效通知后将立即删文并配合处理,不承担额外法律责任。
4. 联系方式:hr@szsyw.cn
5.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