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人类历史,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温暖又强大的“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群体能够“顶起半边天”。
毛泽东曾指出:“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妇女在抗战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回溯抗战历史,无数妇女以别样的智慧和力量投身抗战的民族大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们以身践行,奋战在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最前沿,不屈不挠,甚至为国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邓颖超:武汉抗战中的妇女先驱
1938年邓颖超在武汉
全民族抗战初期,邓颖超曾在武汉生活、战斗了10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她和武汉人民一起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参加反侵略运动,在她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12月,邓颖超和周恩来抵达武汉,住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邓颖超刚到武汉,就以陕甘宁边区妇女代表团代表的公开身份进行活动,抢救在日军铁蹄下受难的儿童。
1938年初,邓颖超在武汉开展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人的签名运动,组织众多知名人士参加“战时儿童保育会”。
引导妇女运动方面,邓颖超为改组扩大中国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组织动员各界妇女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培养妇女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在汉口懿训女中开办,邓颖超请周恩来亲临学校讲课。为了启发教育妇女,在邓颖超的直接领导下,武汉以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名义主办了几十所女工学校、女工夜校。经过学习,许多女工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
在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各国友好人士为了援助中国抗战,纷纷来到武汉,邓颖超经常随同周恩来与他们广泛接触,亲切会见和交谈。
邓颖超尤其特别注重日本反战友人的工作。从事反战创作的日本著名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夫妇到汉时,邓颖超和郭沫若、田汉、沈钧儒等200余人,代表武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赞扬他们夫妇“是人类正义事业的斗士”。
全民族抗战初期邓颖超在武汉积极投身拯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史实,是历史留给江城人民的宝贵财富。武汉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女性,在那场民族解放运动中,邓颖超同志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奋斗身影,她的卓越贡献与崇高风范必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赵一曼:藏于白山黑水的柔情大义
1935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身负重伤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获得情报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依旧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她毫不屈服的毅力,感染了看押人员。于是,他们合力将赵一曼从医院救出。可惜出逃两天后,赵一曼再度被捕。随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多次残忍的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报的日军决定把她处死“示众”。
临刑前,赵一曼选择把最后的希望和温柔留给自己的孩子,用已经没有了指甲的手,给幼小的儿子宁儿留下了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纸短情长,字字泣血。随后,赵一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31岁。赵一曼只是一个弱女子,一个温柔的孩子母亲,但是大敌当前,她却以其钢铁般的意志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员的大义凛然。她的崇高品德与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坚韧不拔,开拓进取。
成本华:笑对生死的皖东巾帼
成本华出生于安徽和县,从小勇敢而坚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她加入了自卫军,决心誓死保卫家园。1938年4月,日军进攻和县,成本华带领的游击队终因寡不敌众,自己不幸被俘。在关押期间,成本华受尽日寇的各种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吐露丝毫军事机密。无计可施的日军最终对她下了毒手。
行刑前,日军的战地记者用相机留下了这张让敌人胆寒、让我们动容的照片。慷慨赴死的成本华一身戎装,双手环胸,昂然挺立,神情坦然,面露微笑,中华女英雄形象跃然眼前。随即,日军的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胸膛。24岁的她英勇就义。
就在成本华牺牲后不久,日军在自己的《支那事变画报》中,连续两日都刊登了她就义前的照片,其中有一段配文是这样写的:“这是我军在战场上俘虏的中国女战士成本华,面对我军的审讯和刑罚,她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八女投江:乌斯浑河中的热血身躯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这支队伍经过数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再过河。然而不幸的是露营的篝火被日军发现。拂晓时分,一千多名日军与伪军将她们包围。危急时刻,为掩护部队突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枪声一响,敌人火力果然被从背后吸引,大部队趁机跳出了包围圈。但是,八名女战士却被敌人团团围住。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的呼声是“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是八名女兵时,变得更加疯狂。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之际,毁掉枪支,手挽着手,一起趟进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在高昂的国际歌声中,她们将花样年华献给了养育她们的这片土地。牺牲时,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巾帼何须让须眉,铿锵玫瑰显担当。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暴戾,无数中国女性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展现了无限的力量,其刚毅果敢,相较于男性亦毫不逊色。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捍卫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战胜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铮铮铁骨,寸寸柔肠,在她们身上合而为一,化作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的一朵朵铿锵玫瑰。
来源:中国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