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塘桥多种形式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数字快讯5个月前发布 zsir
25 00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塘桥社区(老年)学校里,声乐表演、茶艺养生、英语会话,12个班级的“公益体验课”热情高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聆听科普课、诗歌朗诵、手工主题沙龙怡享生活;塘桥街道社区学校26个居民区学习点“读以致远”初心讲堂红色教育读书会、全民终身学习暨社区书画摄影成果展、“塘空间”公益阅读、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等百场活动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近日,记者从塘桥街道了解到,街道高度重视学习型社区建设,2024年,举办各类全民学习活动500余场,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蓬勃开展,全民乐学好学勤学蔚然成风。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塘桥多种形式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数字教育进社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为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2024年,塘桥街道社区(老年)学校根据《2024年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工作方案》,以“畅享数字时代,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启动2024年浦东新区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全面提升辖区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帮助老年人充分享受智慧生活。2024年塘桥街道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活动,共29场,服务人次1000余人次,内容包括智慧餐饮、智慧出行、智慧社交、智慧医疗等活动。

今年8月,塘桥街道启动智慧化服务进南城社区项目,该项目开辟以“智慧化+AI”为战略导向,通过数字化手段智慧赋能社区服务供给,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该项目依托中国电信“Hello老友亭”终端设备,为居民提供包括街镇新闻、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养老金查询、一键叫车、免费通话等在内的多元服务。项目还创新性地嵌入了“小邻通”便民社区服务模块,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五大类、七十项需求,并提供全天候服务保障。

活动现场,塘桥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的志愿者们,为现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尤其是“Hello老友亭”智慧屏的演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体验。大家表示,“Hello老友亭”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在数字时代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让居民充分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红利与便利。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塘桥多种形式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全民终身学习,技能提升新动力

走进塘桥社区(老年)学校环龙路学习点,“一同走过千里万里,一同走过坎坷崎岖……”阵阵悠扬的歌声从教室中传出,30名社区老年人齐聚一堂,在声乐老师唐美莉的带领下学习演唱歌曲。73岁的余珊雯兴奋地说:“我在社区老年学校已经学习10年了。我报了声乐演唱技巧班和英语口语班,生活充实,自己每天都是好心情。我还发动身边的老年朋友一起来学习,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当天同步开课的还有茶艺与养生班,20余名老年人在莫卫军老师的“一招一式”中,煮茶、品茶,聆听茶文化,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华茶艺的独特魅力。

打开塘桥社区(老年)学校秋季课程表,声乐、绘画、手工艺、英语口语……今年的秋季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目前,学校免费办学,共开设12个班级,有167名学员。“声乐表演班、演唱班等报名最火爆,线上报名5分钟内名额抢完,上课出勤率为95%。”社区(老年)学校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在整合优质、居民急需的课程上,借助居委新时代实践站,结合文化睦邻点,让文化骨干下沉到居委,担任居委文化团队的指导教师,相邻居委的学员合力为班集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定期进行指导及考核。让更多有学习需求的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塘桥辖区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需求。”

乐学知识趣味生活,全民终身学习成新风尚

今年以来,塘桥街道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围绕终身学习理念,鼓励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辖区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为内容,通过社区、学校、企业、26个居民区学习点及“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开展“阅读塘桥”、数字化阅读、“市集+演艺”“艺”塘公开课、新书分享会(青少年专场)、“行走的家庭课堂”“悦读塘桥·行走的党课”等学习宣传活动,展现不同领域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实践与成果。

塘桥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充分发挥场地、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就近以讲师和志愿者的身份深入社区开展各类讲座、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开放数字化资源及服务,衍生出的常态化公益服务“仁济之声健康音乐下午茶”“祥龙送瑞送福”“医”起阅读书屋,全民终身学习暨社区书画摄影成果等服务项目,在潜移默化中把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渗透到社区居民和辖区员工的各年龄段人群,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局面,彰显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文化阵地“聚人气”。充分利用塘桥公园和蓝村园“塘·空间”举办名医话养生、“艺”塘公开课和塘chat脱口秀等420余场文化活动,累计服务1.5万人次。在5月第三次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工作中,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被评为上海市“示范中心”。

品牌建设“绽新彩”。深化“全国围棋之乡”品牌建设,成功举办上海市首届全国围棋之乡邀请赛和第二届塘桥街道少儿围棋公开赛,承办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围棋项目总决赛。开展48节“全国围棋之乡”名师“进校园”课程,累计服务2700人次。发动辖区青少年和企业白领等40组参赛队伍(个人)参与“达人秀‘舞’林大会”,惠及人次超过400人次。开展“百人百团,一居一品”社区文化聚力工程项目,共组织26个居民区梳理精品团队30个和特色项目33个,新增塘潮舞蹈队和阿卡贝拉等17个文化团队,开展4场片区展演。着力打造“行走”的文化延时服务项目,积极链接辖区楼宇、学校、军营和商场等资源,深入开展文化手作、露天公益电影和民乐演奏会等180余场延时服务“N进”活动,不断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场景,累计服务超过8000人次。

文化活动“添活力”。围绕“我们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等主题,开展“龙飞凤舞”新春游园市集等24场系列活动,举办“城市美育日”、端午“塘·园会”市集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和“书香致远”诵读大赛等主题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活力持续迸发。结合世界读书日、端午等节点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市集暨“书香点梦”阅读月活动和文明彩绘等活动。举办配送手工皂制作和趣味绘画等18场家门口文化活动。社区学校开设“公益体验课”370课时,参与人次超过380人次。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全力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