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段话总结
该网页“学习思想库”收录了2011年至2025年11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量重要讲话、贺信、回信等文献,内容覆盖党和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外交合作、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民生保障、生态文明、民族工作等关键领域,涉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以及**“十四五”“十五五”规划、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部署,还包含对多所高校建校纪念、重大工程建成、重要节日纪念等事件的指示与祝贺,系统呈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治国理念与实践方向。
2. 思维导图(mindmap)
## 文献基础信息
- 来源:https://www.ccps.gov.cn/xxsxk/(学习思想库)
- 时间范围:2011年-2025年11月
- 文献类型:讲话(国际会议/国内会议)、贺信、回信、文章说明
## 核心内容领域
- 党和国家建设
- 全面从严治党(健全体系、自我革命)
-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统一战线)
- 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经济发展
- 战略规划(“十四五”“十五五”规划)
- 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统一大市场)
- 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企业家座谈会)
- 外交合作
- 国际组织(APEC、G20、金砖国家、上合组织)
- 区域合作(中非合作、中阿合作、中国-中亚峰会)
- 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 科技创新
- 重大工程(“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嫦娥六号、南极秦岭站)
- 发展方向(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5G+工业互联网)
- 教育文化
- 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特岗教师、高校校庆贺信)
- 文化传承(文化强国、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工作座谈会)
- 民生与社会
- 民生保障(高质量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
- 劳动者关怀(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国工匠、产业工人)
- 生态文明
- 气候治理(《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
- 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长江经济带、国家公园)
## 重要事件关联
- 国家纪念(建国70/75/76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
- 区域发展(深圳特区40周年、浦东开发30周年)
- 国际峰会(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3. 详细总结
一、文献基础信息
| 维度 | 关键内容 |
|---|
| 来源平台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思想库”(https://www.ccps.gov.cn/xxsxk/) |
| 时间跨度 | 2011年-2025年11月,覆盖14年以上,最新文献为2025年11月1日的讲话 |
| 文献数量 | 收录超150篇重要文献(含讲话、贺信、回信、政策说明等) |
| 文献类型 | 1. 国际会议讲话(APEC、G20、金砖峰会等);2. 国内会议讲话(中央全会、全国两会等);3. 贺信/回信(高校校庆、重大工程、社会组织);4. 政策文件说明(“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改革决定) |
二、核心内容分类总结
(一)党和国家治理
- 1. 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部署相关工作。
- 2. 政治制度建设: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纪念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制度(纪念成立75周年)、统一战线(完整准确贯彻统战思想)展开,明确“协商民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 3. 民族工作: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战略
- 1. 规划与路径:
- • 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回顾“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
- • 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经济工作需“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
- 2. 市场与主体: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2024年,纪念全总成立100周年)上强调“组织动员亿万职工投身强国建设”。
(三)外交与全球治理
- 1. 国际组织合作:
- • APEC:2024年出席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利马)、2025年出席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庆州),提出亚太合作需“推动疫后复苏、实现共同发展”;
- • G20:2022年出席第十七次峰会(巴厘岛)、2024年出席第十九次峰会(里约热内卢),聚焦“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治理机构改革”;
- • 金砖国家:多次在金砖峰会(线上/线下)发言,支持金砖扩员,推动“金砖+”合作模式。
- 2. 区域与双边合作:
- • 中非合作: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深化务实合作,回顾65年外交历程;
- • 中国-中亚:2023年主持中国-中亚峰会(西安)、2025年出席第二届峰会(阿斯塔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 周边外交:2025年访问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发表署名文章,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 3. 全球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25年,《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上呼吁“绿色低碳发展”。
(四)科技创新与重大工程
- 1. 战略方向: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 2. 重大成果:
- • 航天领域:祝贺嫦娥五号(2020年)、嫦娥六号(2024年)任务圆满成功,肯定“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
- • 海洋领域:祝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2024年)建成入列、中国南极秦岭站(2024年)投入使用;
- • 工程领域:祝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2024年)建成开通、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2019年)。
(五)教育、文化与民生
- 1. 教育领域:
- • 提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求是》发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025年5月);
- • 给多所高校回信: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天津大学(130周年)、复旦大学(120周年)、中山大学(100周年)等,肯定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
- • 关怀教师: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2025年,“特岗计划”实施20周年),在教师节致信全国优秀教师。
- 2. 文化领域:
- • 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纪念重要文化事件:甲骨文发现120周年(2019年)、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2021年)、《大公报》创刊120周年(2022年)。
- 3. 民生保障:
- • 就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10月);
- • 脱贫攻坚: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宣布“如期完成脱贫目标”(2020年),后续关注“防止返贫”;
- • 社会保障:提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覆盖全民保障体系。
(六)生态文明
- 1. 气候治理:在气候雄心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落实《巴黎协定》”,2025年提出“公正转型”理念;
- 2. 国内生态:提出“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召开座谈会)、耕地保护(加强盐碱地改造)、国家公园建设(首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
三、重要纪念与事件关联
- 1. 国家重大纪念:建国70周年(2019年)、75周年(2024年)、76周年(2025年),抗战胜利75周年(2020年)、80周年(2025年),香港回归25周年(2024年)、澳门回归25周年(2024年)。
- 2. 重要历史人物纪念: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2023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2024年)、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2025年)、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2024年)。
- 3. 社会组织与行业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2024年)、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24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2022年)。
4. 关键问题
问题1:该网页中文献涉及的“五年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体现了我国怎样的规划治理思路?
答案:
- • 涉及的“五年规划”内容:1. 2025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说明,介绍起草背景与核心内容;2. 多次提及“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如2025年2月指出“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总结规划实施中的经济、科技成效。
- • 规划治理思路:体现“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注重“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如“十四五”与“十五五”衔接),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核心目标,强调规划需结合国情、回应民生(如就业、社会保障、生态保护),同时衔接全球发展(如“一带一路”、气候治理)。
问题2:在科技创新领域,该网页中文献提及了哪些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哪些方向?
答案:
- • 提及的重大科技成果:1. 航天领域:嫦娥五号(2020年)、嫦娥六号(2024年)探月任务圆满成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2. 海洋领域:“梦想”号大洋钻探船(2024年)建成入列,中国南极秦岭站(2024年)投入使用;3. 产业科技:5G+工业互联网融合、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肯定中国航发“李志强班”成果)。
- • 科技发展方向:1. 自主可控: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如航空发动机);2. 基础研究: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根基”,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专题部署;3. 战略领域:聚焦航天、海洋、极地等“大国重器”,服务国家长远战略;4. 融合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如5G+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
问题3:该网页中文献在“全球治理”方面有哪些核心主张?这些主张在国际场合中如何体现?
答案:
- • 核心主张:1.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2. 强调“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支持联合国核心作用;3. 推动“气候公正转型”“抗击饥饿与贫困”,落实《巴黎协定》(2025年为达成10周年)。
- • 国际场合体现:1. APEC:2025年在庆州会议上提出“亚太合作需开放包容、共同发展”,2024年在利马会议上呼吁“推动疫后经济复苏”;2. G20:2024年在里约热内卢峰会聚焦“全球治理机构改革”“抗击饥饿与贫困”,2022年在巴厘岛峰会强调“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3. 联合国:在气候变化峰会(2025年)、联合国成立75/80周年纪念会议上,呼吁“绿色低碳发展”“坚守多边主义”;4. 区域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峰会上,将全球倡议转化为区域务实合作(如中非减贫合作、中国-中亚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