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AI公文写作的“六宗罪”

公文写作2个月前更新 zsir
29 00

细数AI公文写作的“六宗罪”

文•金玉良言

上一讲讲了AI难以取代“笔杆子”的八个理由,文章发布后又看到深圳等多地推出“AI公务员”,众多媒体纷纷以“深圳公务员集体失眠”、“混日子的可以下岗”等等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从媒体也看到“AI公务员”可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但我还是坚持认为,“AI公务员”即使再发展、再先进、再提升,也没有改变公文写作的底层逻辑,更不可能取代“笔杆子”。如果“AI写作”能让“笔杆子”消失,意味着人工智能统治世界,那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由于“春晚”的强大舆论效应,确实让“DeepSeeK”火了一把,一些媒体便捕风捉影,过度宣扬AI“强大论”,甚至被宣传为“AI会和公务员抢饭碗”云云。对于这种将“AI”技术神话化、吹嘘化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人工智能领域稳健发展,更可能导致贬低人性和人的智能,有百害而无一利。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发声:“AI无法取代人类智慧”,警告“勿让焦虑情绪蔓延”。作为公文从业工作者,我坚信认为AI虽然为文稿起草带来一些便利性和高效性,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AI不但不会取代“笔杆子”,甚至可能对公文起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AI干掉公文写作”并不是杞人忧天。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AI公文起草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权称为“六宗罪”。

其一,AI公文写作可能导致知识版权难以界定,对公文原创性带来一定冲击,影响党委政府机关的权威性。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其除了要求权威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精炼性、通俗性等外,还要求原创性,意味着各级各单位撰写的公文材料都是出自单位之手,代表的是单位的意见,象征的是单位的权威。之前网络上也多次出现公文起草公职人员起草公文照搬照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恶劣的影响。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要求其必须具有原创性,这是公文不能含糊的地方。若使用AI自动生成,写出来的公文很可能和别人的文章有相似的地方,如何保障其原创性是个重大道德问题、法律问题甚至党委政府权威问题,其版权属于AI本身还是属于发文机关或相关领导?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谁来承担,等等,都决定AI起草的公文难以承担其责任之重。

其二,AI公文写作的过度使用,将导致文稿起草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公文起草是一个从入门、模仿、实践、总结、提升的工程,不少公文起草工作者都将其作为一种职业终身学习、终身研究,也说明了公文起草是一项只有更、没有最好的行当,公文创新永远在路上。任何一个人若要在公文起草领域有所建树,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尤其要在公文实践上反复磨炼,容不得半点马虎。AI公文写作一旦代替“笔杆子”,或被过度用于公文起草工作,将导致模板化倾向严重,关键词大量堆砌,最终使公文起草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导致文稿失去创新的属性,这甚至会影响党政部门的治理水平,影响社会的进步。

其三,AI公文写作情感表达严重不足,造成阅读公文成为枯燥无味的事情,影响决策执行效果。利用AI写出来的公文内容,就像是没加料的汤,淡而无味、空洞无物,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创点。甚至一些AI生成的公文,结构固化、逻辑混乱,全是些“正确的废话”,跟互联网上下载的参考文档并没有太多两样。只有“笔杆子”结合亲身经历,以深情厚意投入公文写作中来,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对群众的真情,一字一笔写出来的公文材料,才能引起阅读的共鸣和兴趣,深刻理解党委政府政策决策的真实意图,从而将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试想直接用AI生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否能阅读完,又是否具有操作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份五年规划纲要是地方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花费大量的资源、时间、精力得出来的结晶,不可能由AI可以生成。

其四,AI起草公文在一些简单复制性领域可以提高效率,但涉及要求比较高的文稿却起到相反的效果。AI作为人工智能,也是按照既定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一旦遇到需要输入所需要的排比句等修辞效果,将出现很多不伦不类的错误表述,甚至没有起到辅助的效果。某机关曾让AI撰写《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建议每户发放智能分类机器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ChatGPT周围”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表述,这样写出来的方案不但不能节省时间,反而会耽误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再如要求AI生成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曾出现”理论学习存在量子波动速读倾向””联系群众呈现薛定谔的猫状态”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表述,这样生成的公文材料有多少意义?只会耽误文稿起草的效率。

其五,AI生成公文提出的具体意见措施具有盲目性,误导党委政府决策。“笔杆子”是发挥以文辅政作用,被誉为智囊团、参谋部、主攻手,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基于大量调查研究、数据比较、反复论证后得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一直以来在帮助党委政府决策发挥巨大重大作用。但AI生成公文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大都来自网络,在事实准确性上存在严重问题,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文稿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党委政府参考意义不大,一旦采纳会导致决策错误,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其六,公文起草涉及大量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大量利用AI生成公文将导致泄密。AI写作基于互联网的巨量信息,而党政机关公文起草过程中需要利用到较多的内部资料文件,处理AI生成公文不符合党政机关对保密工作的要求。如果数据存储和传输未经过严格安全审查,一些“笔杆子”在起草材料时,为节省工作时间,有意无意将内部素材和涉密内容输入AI写作小程序生成文章,造成泄密现象,这种案例造成的教训非常深刻。

AI技术的快速发展确实为公文写作提供了高效工具,对公文写作带来深远影响,但其始终是一种工具,其所起的作用与一些互联网工具有共同之处,可代替部分重复性、机械性文书工作,但这种岗位不能称之为“笔杆子”,切不可过度夸大其功能作用,甚至神化其地位。AI助力公文起草,是大趋势所在,就如同当年word文档、PPT等互联网工具出现,“笔杆子”只有适应和运用好这个工具,大可不用担心被其代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