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工作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六同六不同”

公文写作2个月前发布 zsir
63 00

党委工作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六同六不同”

文•金玉良言

党委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是机关最重要、影响力最大、最常见的两种公文,分别是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每年最重要会议上的报告。党委工作报告是党委向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与会代表报告本级党委阶段工作推进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部署安排、未来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的基本情况的常用文体,政府工作报告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向同级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监督的重要文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一、六大相同点

(一)都是向特定群体报告工作。党委工作报告是本级党委向党委委员、候补委员报告党委本阶段工作推进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部署安排、未来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等基本情况的文体,政府工作报告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向同级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监督的重要文件。从其含义可以看出,党委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向特定群体作报告的一种文体,代表党委或政府集体,不是个人工作报告,都需要提交党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后提交大会审议。

(二)都要严格贯彻上级要求党委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战略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尤其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措施,都是政治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文体,必须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报告始终。

(三)都是总结部署工作。两者都是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工作(通常是一年或五年),从经济、产业、农业、文旅、投资、消费、生态、安全、社会事业等各方面总结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和形势变化,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四)都是体现集体意志。党委工作报告体现地方党委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及未来的谋划,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是政府部门所做的具体工作,两个具有交叉性,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并尽量采纳,都需要经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还需要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都是代表集体意志。

(五)都是指导实际工作。党委工作报告是指导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代表的是党委的主张和意志,对地方发展全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在党内具有约束的效力。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系统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工作举措,代表的更多是民意,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法定意志的一个过程,经人大会议审议后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成为政府的行动纲领,两者都是必须全力以赴完成的刚性任务和行动指南,都纳入各级督查部门的督查内容。如果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相关任务没有完成,还需要在人代会上做出说明。

(六)都具有高度概括性。两者都是所在系统的最重要公文,党委工作报告是地方党委工作的全面反映,政府工作报告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体现,涉及内容多、领域广,起草要求极度简洁、高度概括、观点非常鲜明,更注重对工作的概括归纳,力求用最精短的文字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二、六大不同点

(一)政治地位不同。党委工作报告代表的是党委的执政理念和决策意图,是指导地方未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处于领导地位,肩负着对属地发展提出具体发展理念和发展纲领的职责,对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指导的作用,政治性较强。反之,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是在党委领导下政府工作的细化落实措施,是贯彻党委执政要求的具体方案,要全面落实党委工作报告提出的执政理念和思路,在相关表述上同党委工作报告对标对表、保持一致,体现了对党委工作报告的贯彻落实,政治味道相对没有那么强。

(二)受众对象不同。党委工作报告主要向同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作报告,同时要求属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代表列席会议,其对象多数是领导干部甚至是单位一把手,会后要求以传达提纲和决议的形式广而告知,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甚至每一名群众。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接受人大代表的审议,受众对象还包括政协委员和相关列席代表,会后将通过媒体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出去,接受广大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但不会通过内部以通报形式进行转发。

(三)结构体例不同。一般上党委工作报告分四个部分,即:工作总结+形势分析+重点内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而政府只是执行者,一般只有两大部分,即:工作总结+工作任务,特定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增加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建议,党委工作报告的体例侧重在分析形势,明确发展方位和优劣势,提出工作思路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只是执行者,对形势分析一般简而言之。

(四)语言表达不同。党委工作报告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既有平实质朴的一面,也有慷慨激昂的一面,排比句、反问句等各种修辞使用比较广泛,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善于从语言上引人入胜、引起共鸣,布置工作时候直截了当提出要具体怎么办,命令性口吻比较明显。而政府工作报告一般上语言比较平实质朴,讲究的是点到即止、客观实在,不需要讲过多的道理,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词、转折词等,一般上不适用排比、夸张等修饰手法,每个字都要求极度准确平实,多用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尤其是不能使用“要”字,不能写成上级给下级布置工作、提出要求。

(五)内容侧重不同。党代会更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涉及经济社会工作外,还要兼顾宣传、思想舆论、统战、立法、司法、民主协商、群团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体现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宏观性、思路性更强。政府工作报告则更具实时性、操作性,尤其侧重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体现政府在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落实性和操作性更强,各地能够从中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要干到什么程度、注意什么内容。例如对产业、投资、房价、消费、看病等这些具体问题和具政策方向和原则,而实际的操作落体工作,党委工作报告只能指出实措施,落实问题则由政府去研究解决,并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作出具体部署。

(六)讲演方式不同。党委工作报告是一般是内部会议,主要领导不一定会全部按稿讲话,是党委主官对全市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很多时候由于印发稿子相对比较长,也因为会议时间、领导身体等原因,起草组需要准备一份精简版给到领导,在讲话过程中,党委主要领导还可以就所关心的问题展开阐述,对一些相对没这么重要的内容可能只是读标题。但政府工作报告所表达的是集体意志,是向权力机关汇报工作,需要从头到尾照本宣科念稿,可以对个别术语作简要解释,但一般上不能有任何的发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