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提出了哪些应用原则?
答:坚持育人导向,强化素养本位。坚持育人为本、技术为用,引导学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过程中形成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坚持教育公平,尊重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边界。确保技术工具平等地惠及不同地区和个体,无障碍地服务有身体或认知障碍的特殊需求群体。
坚持价值引领,确保技术向善。强化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观引导,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方向正确、内容健康、导向积极,营造健康有序、向上向善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坚持需求驱动,持续稳步推进。结合学校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匹配与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工具,确保其使用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促进教育场景应用创新。
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安全可控。构建覆盖数据安全、伦理审查、内容监管和风险防控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筑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安全底线。
——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
© 版权声明
1. 本平台所有原创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配图、排版设计等原创内容),均遵循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 对外授权,任何主体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2. 本平台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方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 转载仅为传递行业资讯、实用知识等有益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涉及侵权,本平台在收到原方有效通知后将立即删文并配合处理,不承担额外法律责任。
4. 联系方式:hr@szsyw.cn
5.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