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材料不是爬格子,更不是挤牙膏。如果真的是靠爬、靠挤的,这材料肯定不会好,因为工作没思路、肚子里面没货嘛,需要硬造。或者就是过度追求标题对仗工整,就像韩愈推的“古文运动”前的骈文,有点华而不实了。
2、写材料,要以思想、观点为统领,这是魂;以工作、业务为依托,这是骨架;再用上一些文采,这是血肉。这样的稿子才能丰满、有精气神。一篇没有思想、观点的稿子,就是“行尸走肉”。如果思想、观点足够新颖,有时,损失一些文采也无妨。
3、写材料是分步骤的,有个从0到1再到10的过程。什么阶段干什么事,要有所区分。在形成初稿的时候,先不要太关注于小标题、拘泥于字斟句酌,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大开大合”的视野,主要的是框架,框架的背后是思想、观点、角度,不用纠结于细枝末节,先表达意思,再把用词用得巧,用得精彩。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咬文嚼字,那稿子可能半天挤不出来。
4、追求小标题的“好听”,但不要过度,用词也一样,太过于规整,就可能会显得稿子显得死板、没有生气。用词的谨小慎微,显得稿子比较小气,没有格局和气象,这是我们的“客户”不喜欢看到的。没有特点的稿子是不值一读的,要有不墨守成规的勇气。
5、要跳出材料看全貌。这就是所谓的“升维思考”,看问题要俯瞰,平面的事物从“三维”才能看清楚,“三维”的事物加上时间这一变量才能看清楚(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然后“降维打击”,或者说“降维定位”,放到大的棋盘中,放到时与势当中,把工作业务摆进去,找准这项工作的作用、功效、意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穿透性。
来源:香蕉先生的歇脚地
© 版权声明
1. 本平台所有原创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配图、排版设计等原创内容),均遵循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 对外授权,任何主体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2. 本平台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方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 转载仅为传递行业资讯、实用知识等有益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涉及侵权,本平台在收到原方有效通知后将立即删文并配合处理,不承担额外法律责任。
4. 联系方式:hr@szsyw.cn
5.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