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除了有“一二三四五”,还有“加减乘除法”,具体是这样的:
一、加。加的是什么?加的是举措、数据和案例。通过增加这些内容,让材料变得扎实、丰满、有说服力,有了充足的支撑,而不是一些理念性、观点性的东西在空中飘,没有落地。举措、数据、案例,这些都是材料的筋骨,要加、要多加,尤其是数据。
二、减。减的是什么?减的是一些浮华的词,一些华而不实、“花架子”的内容,把“油水”挤出去,把废话、可有可无、不痛不痒的话砍掉。这是时下尤其要注意的,很容易“东抄西抄”把一些空话、套话、不适用的话给弄上去了,这些是压减的重点,一定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去组织材料。
三、乘。乘的是什么?材料的乘法,核心要义就是让材料实现一个跃升,从“写清楚”到“写精彩”。这里要做的,是要做一些“魔法”,化旧为新,化“家常菜”为“特色菜”“创意菜”,比如说用一些“单字重叠”“双字重叠”等技巧,又比如说,加一些金句、谐音梗,叫得响,也能让人记得住,还有就是恰当好处地用一些排比的句式,形成语言的气势。
四、除。除的是什么?除的是一些影响材料的负面因素,比如错别字、病句,这些对材料造成“杀伤”的内容,要大力地剪除,以及包括一些佶屈聱牙、语句不通的地方。除的过程要仔细仔细再仔细,跳出原有的惯性思维,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不能想当然,否则是会被蒙蔽了的、看不出问题。
来源:香蕉先生的歇脚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